为推动催化与功能有机分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催化理论和应用技术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研究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简称“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进一步开放与合作,现面向从事化学化工、环境催化、化学生物学、食品、包装、物流等领域的研究人员设立开放基金,并发布环境与资源学院市级科研平台开放基金资助课题(简称“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一、资助范围
开放基金主要资助下列方向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申请者可以根据申报指南自主选取研究项目。环境与资源学院将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择优选取具有突出研究价值的项目立项资助。
1、催化与功能有机分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催化理论和应用技术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1)环境与能源催化方向
主要支持环境光催化技术、VOCs和NOx催化净化技术、电催化与能源存储等相关研究。
(2)多相催化与微尺度材料方向
主要支持纳米/多孔材料微-介观结构设计、污染物定向催化转化、多相催化与微尺度催化反应、生物质催化转化等相关研究。
(3)环境功能材料方向
主要支持具有优良环境净化效果的新型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等相关研究。
2、天然药物研究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主要支持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结构修饰、药理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等相关研究。
3、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农产品绿色加工及包装方向
主要支持川渝特色农产品及休闲食品绿色加工技术、川渝特色健康食品研发、食品绿色包装技术等相关研究。
(2)农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方向
主要支持物质降解转化关键技术、农产品新产品研发及功能评价、加工废渣(水)无害化处理技术等相关研究。
(3)天然活性成分筛选与评价方向
主要支持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结构修饰、药理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等相关研究。
(4)农产品冷链物流方向
主要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城市配送、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协调等相关研究。
二、资助额度和研究期限
本次开放基金标准为3万元/项;开放基金研究期限为2年。
三、申请与评审
1、申请者基本条件
(1)申请者需是环境与资源学院科研平台(包括催化与功能有机分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催化理论和应用技术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研究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现任成员,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所申报课题的研究;
(2)每位申请者只能申报一项开放基金,参与课题数不能超过2项;
(3)凡具有在研的校内或平台开放基金项目的人员本次不能申请。
2.申请程序
(1)申请人根据指南要求,认真填写《环境与资源学院市级科研平台开放课题申报书》和《近三年主持科研项目基本情况表》,将纸质材料一式三份报送平台办公室(联系方式见后)。
(2)本次开放课题自2017年1月28日开始申请,截止日期为2017年3月17日,请申请人于2017年2月23日至3月17日提交相关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3.课题评审
环境与资源学院接收到项目申请书后对申请者进行资格预审后,组织学术委员会或聘请同行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会议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并结合重点实验室的发展重点择优立项资助。
四、课题管理
科研平台具体开放基金的管理,负责课题招标、课题开题、中期检查、结题管理等工作,执行学校关于课题管理的规定。
1、经费使用与管理
(1)经费报销按《重庆工商大学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报销办法》执行,不得违反财务制度。
(2)课题经费的使用范围包括:实验所需的材料费,测试费;与项目有关的学术活动费,如调研费,资料费,打印、复制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等。
2、成果管理
凡由重庆工商大学资助的课题所发表的论文、论著、研究报告、鉴定证书以及申报科技成果奖等所有成果,均须标注相应平台资助及项目编号。
3、知识产权归属
由重庆工商大学资助的开放基金所取得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归重庆工商学所有,学术论文成果归重庆工商大学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同所有。
五、课题结题
1、结题指标
(1)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者完成以下指标中的一项方可认定结题。期刊标准参见《重庆工商大学学术期刊分类表(2011年修订版)》。
①以“催化与功能有机分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催化理论和应用技术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或“天然药物研究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通讯作者(学生第一)或第一作者的SCI收录论文1篇;
②以“催化与功能有机分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催化理论和应用技术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或“天然药物研究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通讯作者(学生第一)或第一作者的EI期刊2篇;
③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项;
④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项,(三等奖前三,二等奖前五,一等奖前七);
⑤主编出版专著1部。
(2)工程中心开放基金申请者完成以下指标中的一项方可认定结题。期刊标准参见《重庆工商大学学术期刊分类表(2011年修订版)》。
①以“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通讯作者(学生第一)或第一作者的CSCD、CSSCI及以上收录论文2篇;
②以“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的通讯作者(学生第一)或第一作者的EI期刊1篇;
③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项;
④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项,(三等奖前三,二等奖前五,一等奖前七);
⑤主编出版专著1部;
⑥成果转化3.0万元以上或获得市级成果转化项目1项。
⑦县级及以上政府应用采纳成果一项;
⑧县级及以上主要领导批示决策建议一项。
2、结题时需提交的材料
在研究期限内,课题申请人应精心组织课题的实施。课题研究结束,申请人须向环境与资源学院提交:
(1)研究工作总结及研究报告
(2)研究工作中的原始实验数据及相关资料
(3)学术论文复印件,著作原件等相关成果证明材料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重庆工商大学催化与功能有机分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400067
联 系 人:徐老师 邓老师
电 话:18883327051 15923232128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