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于2015年由重庆市科委授牌,依托重庆工商大学建设和运行管理,是重庆市目前集特色农产品产地加工、休闲食品绿色加工、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研究开发(或)服务工作为一体的研究机构。工程中心现有研发场地1400m2,先进精密仪器设备1800万元,利用食品、化学、农学、生物学与管理学学科交叉优势,围绕农产品绿色加工及包装、农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利用、天然活性成分筛选与评价、农产品冷链物流等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备良好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
为推动工程中心进一步开放与合作,在重庆市科委和重庆工商大学的支持下,中心面向国内外从事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设立开放基金,并发布2016年度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课题(简称“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一、资助范围
2016年度开放基金主要资助下列方向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申请者可以根据申报指南自主选取研究项目。工程中心将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择优选取具有突出研究价值的项目立项资助。
1、农产品绿色加工及包装方向
主要支持川渝特色农产品及休闲食品绿色加工技术、川渝特色健康食品研发、食品绿色包装技术等相关研究。
2、农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方向
主要支持物质降解转化关键技术、农产品新产品研发及功能评价、加工废渣(水)无害化处理技术等相关研究。
3、天然活性成分筛选与评价方向
主要支持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结构修饰、药理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等相关研究。
4、农产品冷链物流方向
主要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城市配送、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协调等相关研究。
三、资助额度和研究期限
2016年度,开放课题资助标准为3万元/项,开放课题研究期限为2-3年。
四、申请与评审
1、申请者基本条件
(1)申请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2)申请者年龄原则上应在55周岁以下,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所申报课题的研究;
(3)申请者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平台的一个课题;
(4)在研的校内科研项目(不含科研启动费项目)负责人不能申请,获得平台内部开放基金未结题人员不能申请;
(5)校外人员申报须有本工程中心科研人员参加。
2.申请程序
(1)申请人根据指南要求,认真填写《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申报书》,将纸质材料一式三份和电子版文件(与纸材料一致)报送工程中心办公室(联系方式见后)。
(2)2016年度开放课题自2016年11月18日开始申请,截止日期为2016年11月23日(以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3.课题评审
工程中心接收到项目申请书后对申请者进行资格预审后,组织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或聘请同行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会议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并结合重点工程中心的发展重点择优报送科研处立项资助。开放课题的评审结果和批准立项通知书将于2017年1月前通知申请者。
五、课题管理
开放课题由重庆工商大学统一管理,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体负责课题招标、课题开题、中期检查、结题管理等工作,执行学校关于课题管理的规定。
1、经费使用与管理
(1)根据重庆工商大学财务管理规定,建立经费使用帐本,专款专用,由受资助人掌握使用,经费报销按《重庆工商大学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报销办法》执行,不得违反财务制度。
(2)基金的使用范围包括:实验所需的材料费,测试费;与课题有关的学术活动费,如调研费,资料费,打印、复制费等;客座人员来本重点实验室的交通、住宿、生活补贴等。
2、成果管理
凡由重庆工商大学资助的课题所发表的论文、论著、研究报告、鉴定证书以及申报科技成果奖等所有成果,均须标注“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助” (英文:Chongq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Processing,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Characterized Agro-Products)和项目编号。
3、知识产权归属
由重庆工商大学资助的开放基金所取得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归重庆工商学所有,学术论文成果归重庆工商大学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同所有。
六、课题结题
1、结题指标
(1)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课题应取得1项鉴定成果,或获得2项授权专利(其中至少1项授权发明专利)。
(2)课题负责人主持获得与本课题正相关的省级重大、重点课题或国家级课题,可以视为达到结题条件。
(3)课题负责人主持获得与本课题正相关的横向课题且到账经费10万元以上,可以视为达到结题条件。
(4)课立足本课题,课题负责人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市级或全国二等奖及以上,可以视为达到结题条件。
2、结题时需提交的材料
在研究期限内,课题申请人应精心组织课题的实施。课题研究结束,申请人须向重点实验室提交:
(1)研究工作总结及研究报告
(2)研究工作中的原始实验数据及相关资料
(3)学术论文复印件,著作原件等相关成果证明材料
七、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重庆工商大学催化与功能有机分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400067
联 系 人:邓微薇、徐萌萌
电 话:023-62769652(O)
E-mail: 1058757365@qq.com
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6年11月